close
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別人無法碰觸的角落。

四個角色的關係:敏秀-陳庭-聶城夫-郭詠明,敏秀和聶城夫會認識是因為陳庭,郭詠明與陳庭、敏秀的關係是透過聶城夫來連結的。

陳庭在片中擔任相當重要的聯結,因為是她的死才引發一連串的後續。但卻無法從片中仔細的了解她,只知道她曾是高中音樂老師,患有重度憂鬱症,曾和敏秀有師生戀,和聶城夫是夫妻,最後吃安眠藥自殺身亡。從來不知道她是否有家人,她在想什麼,因為她出現時已經是一個無法表達的屍體。很喜歡導演的安排,屍體無法為自己說話,因此只能從聶城夫、敏秀的角度來了解陳庭。

即使如此,在陳庭離開敏秀,直到她去找聶城夫治病,那六年的空白,還是沒有人知道......陳庭手腕的傷,也是個謎......

聶城夫曾說:陳庭從不說自己的過去,或許這也代表他們的關係。從聶城夫眼中的陳庭,都是影片與照片裡的她,就算再令人難以忘懷,卻始終是無法觸碰的影像;聶城夫一直都是拍攝的人,始終無法進入陳庭的世界;反觀敏秀,她回憶中的陳庭是停留在她記憶裡最美的樣子,不論是談著琴的陳庭,從鏡中看到的陳庭,都是一個可以有互動的"人"。

剛開始出現的屍體在與敏秀對話時,說過:「在活著的時候總擔心如果出意外的話,孩子和先生怎麼辦,但真的出了意外卻什麼都無所謂了。」對照陳庭活在充滿憂鬱的國度裡,聶城夫走不出陳庭死亡的牢籠,最終仍是成為一個屍體。不論活著時是如何,死了就是死了。

愛與恨是兩面一體的,聶城夫有多愛陳庭,就有多恨陳庭,因為他從來就無法走進陳庭的心中,他只是陳庭用來逃避的對象。陳庭有多愛敏秀,對敏秀的失望也就越大,雖然她理智上可以理解敏秀的選擇,但她的心仍覺得敏秀拋棄了只有敏秀的自己,於是在自殺的那一刻,鋼琴上仍放著她與敏秀的合照。什麼愛是那種到死都忘不了的?從聶城夫和陳庭身上可以清楚感受到。

其實我覺得片中最可憐的人是郭詠明,敏秀知道自己要什麼,陳庭活在每個人的記憶裡,聶城夫終於在死前了解了陳庭一部分的她,但郭詠明最終仍無法從同僚的死亡陰影中解脫。郭詠明把自己的罪惡感化成憤怒,搶殺了同僚事件的犯人,對陳庭的事咄咄逼人、窮追不捨,但最後聶城夫也死了,那他的罪惡感又能轉移到何處呢?





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f762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